此前,我们谈论的多是传统底盘、线控底盘、智能底盘等概念,数字底盘与它们有何不同?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线控制动与底盘智能控制工作组带头编制的《电动汽车智能底盘技术路线图》书中对“智能底盘”的定义为:智能底盘是为自动驾驶系统、座舱系统、动力系统提供承载平台,具备感知、预判和控制车轮与地面间相互作用、管理自身运行状态的能力,具体实现车辆智能行驶任务的系统,具体如下图所示。在智能底盘中,关键组件有线控制动、线控转向和智能悬架系统。

数字底盘在智能底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数字底盘的功能包括线控执行系统、底盘协同控制、可感知、OTA、高级底盘、AI底盘等。
线控执行系统:数字底盘需要将驱动、制动、转向、悬架等执行系统实现线控化,这是车辆实现底盘数字化协同控制的基础
底盘协同控制:在数字底盘概念下,底盘各部件不再各自为营,而是由控制系统实现统一调度,实现车身姿态三向六自由度协同。
可感知:数字底盘接入车辆的感知系统,例如激光雷达、摄像头等数据,用于构建车辆前方路况模型,系统提前决策、响应,保障最佳车身姿态
OTA:数字底盘支持OTA技术,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在出厂后通过远程升级来持续优化和改进底盘的性能
高级底盘功能:数字底盘支持实现诸如蟹行移动、原地起跳、平移、原地转圈等高级底盘功能
AI底盘:2024年初蔚来就推出了AI底盘技术,融合车端多传感器和云端数据,可根据汽车多次(四次及以上)行驶过相同路段时的车身状态传感器对路面的颠簸情况进行确认、验证、微调、修正,提前匹配多种底盘参数组合。
2024年至2025年初,多个品牌相继发布数字底盘相关技术,包括智己的灵蜥数字底盘、吉利的AI数字底盘、比亚迪仰望U7全数字底盘、奇瑞云台智能底盘2.0、华为途灵龙行平台等。

2024年,吉利汽车在北京车展首发AI数字底盘。2025年1月,吉利汽车在CES展上推出了「智能汽车全域 AI」技术体系,在该技术体系下,吉利开发有AI 数字底盘、Flyme Auto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端到端语音大模型等一系列AI成果。
在AI数字底盘上,实现了AI算法控制系统,将高算力本地域控与星睿智算平台结合,通过线控解耦和多域融合技术,实现车身域、动力域、智驾域之间的协同,并实时检测整车状态,当车辆出现打滑、侧滑等失稳倾向时,AI数字底盘通过前馈控制瞬间介入,通过 X/Y/Z 三向一体化姿态协同控制,精准调整车身姿态。

双腔闭式空气弹簧除调节弹簧刚度、车身刚度外,还可衍生出其他功能,利用空簧中的气泵可以为车内供氧以及为车外设备充气,吉利利用该特性扩展出自动补充座舱内氧气,为帐篷等外部设备充气两项衍生功能
该套系统支持可调节悬架高度和刚度,允许四轮独立控制,悬架行程可以达到±65mm,调节速度可达0.5m/s。
四轮轮边电机方案,将同轴的俩电机集成在一起分别驱动两车轮,单电机峰值功率150~230kW,轮端峰值扭矩2300~2600Nm,最高转速18000rpm,可以兼容400V/800V电压平台,集成重量仅有115kg
Al数字底盘采用的线控转向及后轮转向系统,实现方向盘与转向系统的完全解耦,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需求,灵活调整转向比
EMB与四轮轮边电机协同作用,实现对四轮牵引力和制动力的精细化独立控制,缩短制动距离,有效减少低附着路面打滑量。
在上述一系列配置下,吉利AI数字底盘可实现无人自动高速漂移、四轮转向、侧碰主动防御、涉水主动调节高度、主动迎宾(主动悬架主动调低和方向盘从折叠到展开)、敏捷出库(自动调节转向传动比等)、跳舞(主动调节悬架高度等)、坦克掉头(开启自动泊车功能,自行判断车位空间,决定是否启用)等功能。且,底盘反应速度仅需4毫秒,可实现极限反应下的“自动控车避险”。

2025年2月20日,华为在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上发布其智能数字底盘平台——华为途灵龙行平台。华为将其定义为“独创全域融合架构,行业首个自主智能数字底盘平台”,支持车身控制、动力控制、悬架、转向、制动、热管理的六合一融合控制,在硬件上配备分布式电驱、线控制动、多轮转向和主动悬架等系统。
从车辆性能表现上来看,搭载途灵龙行平台的尊界S800支持冰雪路况不跑偏不甩尾,雪地爬坡不失速不打滑;直行120km/h时速下单胎爆胎稳定控制;蟹行角度16°,轻松应对窄路、窄车位等极限场景,以及5.05米同级最小转弯半径(对比尊界S800轴距3.37m,车长5.48m)。

供应商端来看,目前具备底盘XYZ三向产品+协同控制供应能力的厂商屈指可数
对于供应商来说,要集齐XYZ三向产品供应能力,并具备底盘协同控制能力,目前来看是具备一定难度的。根据佐思汽研对底盘领域超过60家厂商的梳理情况来看,目前具备XYZ向+协同控制(在线控转向、线控制动、线控悬架以及底盘协同控制上有已量产或有量产计划)的厂商国外有采埃孚。

国内厂商在数字底盘单项供应能力上也可圈可点,例如京西集团EMB产品已获得定点项目,预计2026年量产。伯特利、利氪科技、同驭汽车、格陆博、千顾科技、拓普集团等均实现液压线控制动One-box产品的量产。保隆科技、中鼎股份、孔辉科技实现空气悬架的大规模量产上车。
2024年7月,京西集团披露其EMB产品已经获得凯翼汽车和悠跑科技战略合作,将于2026年量产。京西集团EMB采用全冗余硬件方案,支持L4级别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其主要特性包括: